產品列表PRODUCTS LIST
目前主流的高速溫度沖擊箱都采用“兩箱法"或“三箱法"來實現快速轉換。
兩箱法: 擁有一個高溫箱和一個低溫箱,測試產品通過一個移動的吊籃(提籃)在兩個箱體之間快速切換。
三箱法(更常見): 擁有高溫區、低溫區和測試區(或稱存儲區)。通過風向調節閥(風門)的切換,將高溫或低溫氣流快速引入測試區,對樣品進行沖擊。樣品本身不動。
為了實現3-5分鐘的極速穩定,以下技術和設計至關重要:
普通的恒溫箱是“需要多少冷/熱量,就實時產生多少"。而沖擊箱為了達到極速,采用的是 “預存大量冷熱能量,隨時準備釋放" 的蓄能模式。
高溫蓄熱:
大功率加熱器: 配備遠高于常規需求的加熱器(通常為6kW以上,甚至更高),能夠在待機狀態下快速將高溫腔的空氣加熱并維持在遠高于設定點(如+150°C)的水平。
高熱容材料: 高溫腔室內壁和風道內會填充或使用高比熱容的材料(如特種陶瓷、不銹鋼等),它們本身就像“熱電池"一樣儲存著巨大的熱能。
低溫蓄冷: 這是技術難點,也是實現超快速降溫的關鍵。
液氮輔助制冷: 這是最主流且高效的方式。箱體直接連接液氮罐,通過精密電磁閥控制,將-196°C的液氮瞬間噴入低溫腔的換熱器中,或直接與空氣混合。這提供了瞬時制冷功率。
復疊式機械制冷 + 蓄冷器: 對于不使用液氮的機械式沖擊箱,會采用多級復疊制冷系統,并搭配一個蓄冷器。蓄冷器內部通常盤有銅管并填充特殊介質(如乙二醇溶液、金屬塊等)。在待機狀態時,制冷系統全力運行,將蓄冷器冷卻到遠低于設定點(如-80°C)的溫度,儲存巨大的“冷量"。需要沖擊時,風機將空氣吹過這個超冷的蓄冷器,瞬間被冷卻。
光有能量還不夠,必須高效地將能量傳遞到測試樣品上。
大功率離心風機: 配備特殊設計的高轉速、大流量離心風機,能夠產生高的風速(可能超過20m/s),形成強烈的紊流,打破樣品表面的空氣邊界層,實現高的熱交換效率。
優化的風道設計: 風道經過CFD(計算流體動力學)優化,確保氣流均勻、覆蓋整個測試區域,并能快速將測試區的原有溫度空氣“吹走"和“置換"為新的高溫或低溫空氣。
如何瞬間改變測試區的環境,同時防止冷熱腔互相干擾?
高速驅動機構(兩箱法): 采用高性能的伺服電機和傳動機構,確保吊籃在高溫區和低溫區之間的移動時間被壓縮到10秒以內。
高效氣動/電動風門(三箱法): 風門的開合動作必須極其迅速、密封嚴實。當高溫風門打開時,低溫風門必須緊閉,反之亦然,防止冷熱氣流短路,影響恢復速度。
高效保溫: 箱體采用高性能的聚氨酯泡沫等隔熱材料進行整體發泡填充,最大限度地減少外部環境對腔體溫度的干擾和內部冷熱量的損失。
硬件是基礎,智能控制是大腦。
自適應PID控制: 控制器使用先進的、能夠自整定的PID算法。它不僅能根據實時溫度與目標溫度的差值來調整加熱/制冷輸出,還能預測溫度變化的趨勢(例如,在溫度接近設定點時提前減小功率),從而有效抑制過沖(Overshoot)和 undershoot,實現快速且平穩的穩定。
前饋控制: 系統會根據設定的目標溫度和當前溫度,提前計算出所需的大致能量,并指令加熱器或液氮閥進行預動作,而不是等誤差出現了再反應。
準備階段:
高溫區持續加熱并維持在+150°C(例如設定溫度為+85°C)。
低溫區通過液氮或蓄冷器持續冷卻并維持在-70°C(例如設定溫度為-55°C)。
測試區與兩區隔絕,處于常溫或上一個測試溫度。
高溫沖擊指令:
控制器發出指令,低溫風門瞬間緊閉,高溫風門瞬間打開。
大功率離心風機將+150°C的高溫空氣和儲存的熱能猛烈吹入測試區。
測試區內的常溫空氣被迅速置換和加熱。
穩定過程:
溫度傳感器實時監測測試區溫度。
當溫度接近+85°C時,智能PID控制器開始減小加熱器功率,并可能引入少量冷空氣進行平衡,防止溫度過沖。
由于蓄熱充足、風量大、控制精準,溫度能在極短時間內(如2-4分鐘) 達到+85°C±3°C的穩定狀態(依據GB/T 2423.22等標準,穩定通常指進入公差帶)。
低溫沖擊指令:
過程與高溫沖擊相反。高溫風門關閉,低溫風門打開。
超低溫空氣(-70°C)和儲存的“冷量"涌入測試區,迅速置換和冷卻測試區空氣。
控制器精確控制液氮閥的開度或蓄冷器的換熱,確保溫度快速且平穩地下降到-55°C并穩定。